由于欧洲市场需求缩小,针对欧洲市场的出口陷入停滞状态的俄罗斯产钢材从6月左右开始流入亚洲市场。中国的经济减速趋势日趋明显,以建筑领域为中心,钢材需求日益缩减,开始加强向邻国印度出口。在印度,中国产和俄罗斯产钢材之间的价格竞争愈演愈烈。印度当地钢铁厂商削减印度国内销售,开始向美国、南美及非洲供货。欧洲各家钢铁公司也加强向非洲供货。
日本由于内需低迷,国内价格也日趋下降,加热线圈的交易价格与5月相比低10%。在亚洲市场上,中国产和俄罗斯产钢材之间的低价竞争日趋激烈,日本企业面临严峻的出口环境。世界钢铁协会整理全球粗钢产量为89694万吨,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%。虽然全球各地需求日趋减少,但供给量并未缩小。
不过,中国政府本月上旬批准了总额达1万亿元的公共投资。受此影响,此前处于下降趋势的炼铁原料铁矿石的价格目前已经出现反弹。向中国出口的澳大利亚产铁矿石现货价格目前为1吨100美元左右,与9月上旬的近期****值相比提高了15%。受中国政府经济发展对策的推动,预计钢材需求将日益扩大,当地钢铁企业似乎开始加强铁矿石的采购。野村证券执行董事成田康浩认为,“铁矿石价格出现反弹的原因在于投机购买,并不是产生了实际需求。目前无法预测钢材需求是否能恢复”。
我国制造业数据继续下滑,而从制造业的细分项目数据来看,又几乎全部显示萎缩或下降,12Cr1MoV钢管库存继续增加,去库存压力增加。而对于制造业预览值再次创下新低的原因,笔者认为,这与国内外需求同时疲软有极大的关系。
首先,国外需求方面,欧元区经济形势较为动荡,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持续恶化,上周末,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穆迪还宣布下调全球范围内15家大银行的信用等级,虽然希腊方面,大选结果的出台让市场对于希腊退出欧元区的担忧大为缓解,但是希腊大选结果并没有让其“经济衰退、政治混乱,退出欧元区”的风险降低,因此,大选结果给市场带来短暂的利好后就迅速消退了,欧元区的经济问题依旧突出。
****数据显示,欧元区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(PMI)初值为44.8,这更是创36个月以来的新低,不及市场预期值44.9以及上月终值45.1。我们认为,欧元区的数据预示着第二季度是三年来欧元区经济表现**差的一个季度,当前,欧元区经济衰退还加速并扩散,国外市场需求的疲软必定会对我国造成一定的影响。
|